二手房卖点多
为了激起购房者的购买欲望,二手房源通常会被加上各种各样的卖点。
记者发现,不管是网上房源,还是二手房中介门店里的房源,几乎都会加上诱人的卖点。记者浏览各房产网站发现,每一套房源都被信息发布者加上了卖点,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卖点有“房型正气”“采光充足”“靠近地铁”等,还有“换房凑首付”等;此外,诸如“移民”“出国留学”等卖点也比较常见;还有诸如“急需周转资金”“急需资金扩大经营规模”等,也会被当作卖点。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说辞,售房者就会在房源描述上加上一句模棱两可说法,比如“房东诚意出售”“超高性价比”等,颇有硬凑的意味。有的经纪人还不忘自我吹嘘一番,比如“具备多年从业经验”“能够在短时间内为购房者找到合适的房产”等等。此外,记者在上海闵行古美社区走访了几家中介公司门店,当问到具体房源的情况时,经纪人会极力推介房源突出的特点,也离不开“房东急卖“”价格便宜”等等说法。
为何非要给每套房源加上卖点?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是一种销售策略,主要目的是加大成交的可能性。有房产中介直言,突出二手房卖点,其目的就是能够吸引购房者的注意。
通过梳理发现,二手房卖点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其一是以突出价格优势为主的价格卖点,比如各种形式的“急抛房”,包括移民出国、境外人士回国等,以及赠送家具、装修等价格优惠;其二是突出实用性的功能卖点,比如房型布局合理、南北通透、靠近地铁、配套齐全等等;其三则是突出特殊价值的特色卖点,如拥有江景、学区房等。
判断信息真伪
现阶段,房源信息的发布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夸大、避重就轻等等,这使得不少房源信息失真,可能会误导购房者。那么,购房者应如何判断房源信息中所谓卖点的真伪和价值高低呢?
首先,要做的是求证。不管是房产中介提供的还是自己从网上找到的房源信息,绝大多数的房源信息都会“拣好听的说”,你很难从中找到对卖房不利的信息,显然这类信息是片面的。因此,购房者对于自己看重的房源信息一定要想办法求证。比如考虑买学区房的,一定要通过所在区县教育部门了解该房源是否已经划归自己心仪的学校对口区域、现阶段买房是否能满足日后子女就近入学条件等等。再比如,对于卖房移民的说法,购房者也要找机会当面询问房东,核实该说法是否属实。
其次,从多个维度进行比较来验证房源信息。购房者可以采用比较法,这是个很实用的验证房源信息的技巧。比如,记者了解到沪上某小区有一套两房住宅,面积为72平方米,总价约350万元。中介一再强调,这套房子是整个小区同类房源最低价,性价比极高。但记者通过比较发现,小区内有类似房源出售,售价比这套房源还要低5万元,可见该中介所谓“最低价”并不属实。
运用比较法来辨别房源信息真伪,主要是比较房价,因此最关键的一步是需要购房者掌握市场行情。比如上述案例中,当中介告知房价之后强调该价格是“最低价”时,购房者要做的就是通过走访其他中介门店或者借助网络信息平台,了解房源所在区域的真实房价水平,同时还要掌握同类小区房源的报价情况,最后再了解同一小区同类房源的报价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便可判断中介提供的信息是否属实。
同样,掌握市场实际情况,这对判断房屋卖点的价值高低也很有帮助。二手房的卖点,最终还是会反映到价格上,因此购房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当地市场行情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判断房屋卖点价值大小,也才能降低被中介忽悠的可能性。而对于区域市场行情的了解,除了要了解房源挂牌价情况,还要了解价格走势,以及近期各类房源的真实成交价格。其中房屋真实成交价格信息,虽然获取难度不小,但最有价值。
把承诺写进合同
对于卖家的口头承诺,购房者应该写进合同,以免它变成“空头支票”。
记者发现,有些涉及实际内容的口头承诺,比如赠送家具、装修等,必须写进房屋买卖合同,以免因交易过程中出现变化而产生纠纷。有法律人士介绍,房屋买卖过程较长,即使是各个环节都很顺利,至少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一旦因为一些意外因素而出现拖延,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外部形势的变化会导致买卖双方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比如卖家反悔,导致纠纷产生。
面对上述情况购房者应如何操作呢?有律师表示,对于卖家承诺赠送的部分,比如家具、家电等等,应该以附件的形式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体现出来,包括卖家所承诺赠送家具的规格、颜色、尺寸等,甚至拍照保留证据;家电部分同样需要在房屋买卖合同中载明品牌名称、型号、数量等等。同时,双方还需提前商定违约责任,如卖家对所承诺的赠送反悔,那么应该扣除相应数额的房款。
另外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不要轻易相信“捡漏”的说法。比如网上有一些号称出国发展等原因的急抛房源,价格要比市场价低5%~10%,确实相当实惠。但业内人士表示,此类房源极为少见,不大可能大面积出现;即使出现此类房源,通常也会被售房者优先通知确有购房意向的客户,而且很快会有人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