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再受关注
近期股市出现的震荡行情,让ETF再次受到关注。
在国庆节后的头几个交易日里,ETF受到持续大手笔买入。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在10月9日这天,就有4只股票型ETF成交量超1亿手,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分ETF(588000.SH)成交2.55亿手,此外,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SZ)、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SH)和易方达上证科创50ETF(588080.SH)成交分别为1.65亿、1.24亿和1.08亿手。
资金借道ETF“跑步入场”早有苗头。据Wind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逾9000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在9月份额增加95.31亿元,连续6个月净增持。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9月24日利好政策发布后,市场情绪反转,带来一轮大涨,仅仅5个交易日内,ETF总规模增加了7328.06亿元,且日均成交额达到4236.50亿元。
另外,市场低迷时,包括股市“国家队”在内的长线资金借道ETF低位布局;市场上涨时,也有活跃资金借道ETF快速上车。ETF在A股市场迅速崛起,短短9个月,总规模就从去年底的2万亿元扩张到现在的3万亿元,已经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入市渠道。
产品有何特点?
那么,ETF为什么能够受到许多投资者的追捧?其实这与其自身特点或者优势有关,总结下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有效解决选股难题。ETF采用完全被动式的管理方法,以跟踪某一指数为目标,兼具股票型和指数型基金的特色。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ETF是进行分散化投资,免去了个股选择的问题。因此,ETF有利于分散风险,通过ETF参与A股,对散户来说,等于迅速持有一揽子股票,持仓透明清晰,没有风格漂移问题,可以很好避免个股“黑天鹅”风险,以及相应的个股选择难题。
其次,运作简单透明。ETF是被动跟踪复制指数运作的基金,基金经理不按个人意向来作出买卖决定。和主动管理型的基金相比,可以免去对基金经理的依赖。
第三,交易成本低廉。在二级市场交易时,ETF收取费用低于股票交易的佣金,既不需要缴纳印花税,所获得的基金分红也免缴分红所得税。与此同时,ETF管理费率低廉,和主动权益型基金动辄1.2%的管理费率相比,ETF的管理费率一般在0.15%~0.5%之间。
第四,资金使用效率更高。ETF基金进行二级市场买卖时,随时可以按照实时交易价格成交;在二级市场卖出后,资金当日可用,第二日可取,且在一级市场赎回后,得到的组合证券也可按照相关交易规则即时卖出。也就是说,ETF成交活跃,流动性好,有利于大资金快速布局和进出。
第五,投资灵活高效。ETF紧密跟踪指数,尤其是在牛市中,ETF不会像其他开放式指数型基金,因不断涌入的新增申购资金影响了基金的跟踪效果;而在熊市中ETF买卖非常灵活,使投资者在市场下跌中可以避免较大损失。
另外,通过ETF参与市场,可以降低散户参与的门槛。例如,参与科创板投资,股民需要满足近20个交易日内日均资产额高于50万元的要求,而投资创业板也必须在20个交易日内账户资金达到日均10万元。
新手怎么选?
在市场向好时,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ETF或ETF联接基金来获得牛市带来的收益。
ETF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交易时间、交易方式与股票交易类似,也是以一手(100份)为基本单位,一般百元左右;ETF还可以在一级市场拿一揽子标的指数成分股,通过申购换取ETF份额,一般50万份或100万份起购,适合资金量比较大的投资者。
对新手来说,ETF联接基金上车更便捷。ETF联接基金属于场外基金(即在证券交易市场以外的场所进行投资的基金),投资者无需证券账户就可以参与投资。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直销平台或第三方代销平台用现金申购,在银行APP、券商APP、互联网平台通常都可以买到。其资金门槛相对较低,一般为1元起购。
ETF联接基金将绝大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跟踪同一管理人管理的同一标的指数的ETF,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投资者以现金申购ETF联接基金后,资金将会集中到基金管理人处,再由基金管理人将联接基金的资产统一投资于相应的ETF,相当于基金管理人代投资者进行ETF投资。
ETF联接基金属于场外基金,而场内ETF因为在交易所交易,跟股票一样,通常需要支付交易佣金,但无需支付印花税和过户费,每笔交易的佣金以投资者所在券商收费多少为准,另外管理费率为0.5%/年,托管费率为0.1%/年。
ETF联接基金申购费率以实际代销或直销平台的申购费率为准;赎回费率根据持有期的长短变化,持有越久赎回费率就越低。ETF联接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只针对投资ETF以外部分,投入ETF部分不会重复收取。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投资不能一味追高,越是在市场狂热的时候越要保持冷静。普通投资者常常在牛市中发生亏损,因为在市场大涨的影响下,投资者容易信心膨胀,并失去理智。因此,宁愿错过也不要做错,投资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后再入市。另外要切记,千万不能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