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种类繁多,“花钱”是其中之一。“花钱”源于汉代,主要用于玩赏、装饰、祈福和馈赠。“花钱”分官铸和私铸,其尺寸大者如盆盘,小者似鸡目,材质有金、银、铜、铁和锡等等,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有图案有文字,有的只有图案没有文字,也有的只有文字而无花纹。“花钱”的钱文,则可称之为古代书法、文字的大集合,草书、篆书、隶书、九叠篆文和蝌蚪文等各种书体齐备,很多还出自苏轼、黄庭坚等名家的手笔。
明清两代,“花钱”进入铸造繁荣期,书载有10多个大类,计2000多种,比如吉语钱、生肖钱、咒语钱、马钱、秘戏钱。此外,还有赏赐钱、镇库钱、上梁钱、开炉钱、雕母钱和撒账钱等等。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在古玩市场上陆续淘了数十枚“花钱”,这里简述其中几枚:
第一枚:“长命富贵”背四兽
这枚“花钱”直径3.4厘米,正面有“长命富贵”四字,背面有“龙、虎、凤、龟”四兽。仔细察看这枚“花钱”,可以看到“富”字头上少了一点,变成了“冨”字。其实,这是设计者有意而为之,出自孔府大门两侧明柱上的一幅金字对联: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会府第”,下联“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富”字不出头,意思就是“富贵无顶”,富贵没有尽头,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贪婪钱财,而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富贵是没有尽头的,人的一生短暂,人们要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努力将其做好。
可见,这枚“冨”字不出头的“花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虽然经济价值不高,但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第二枚:四喜九寿鎏金
庆喜、祝寿的“花钱”,在明、清两代十分流行,而将喜、寿结合在一枚“花钱”,市场上却很少见。
这枚“花钱”直径4.5厘米,圆孔径1厘米,厚0.2厘米,正面为4个“双喜”字,背面环绕9个篆书“寿”字,两面鎏金,字体精妙,铸工精湛,是明清时期“花钱”中的精品,市场罕见。
“四喜”出自唐代杜甫的诗《四喜》,全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该作品总结了人生最高兴的4件喜事,故名。九寿,则是祝福寿命之久长而定制的意思。九寿,谐音久寿,九是极的意思,表示寿命久。
第三枚:“顺风大吉”“一本万利”
这枚“花钱”圆形,铸造精巧,硕大厚重,包浆自然,直径5厘米,厚0.2厘米,正面竖排“顺风大吉”四字,背面竖排“一本万利”四字,书体工整有力,富有古朴韵味。
从钱文来看,“顺风大吉”指的是经商或办事,犹如乘坐着一条帆船,顺风顺水地向前行驶,没有一点阻碍,顺利到达目的地,意指出门经商或办事一帆风顺,马到成功。“一本万利”则指的是本钱小、利润大,其出自清代姬文《市声》第26回:“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像这样的吉语“花钱”,过去的人们经常是佩戴在腰间,以示吉祥如意,财源茂盛。
第四枚:“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这枚“花钱”直径4厘米,孔径0.7厘米,厚0.2厘米,正面阳刻“藏巧于拙”四字,背面阳刻“寓清于浊”四字,两面外圈阴刻了相同的纹饰,并布满了匀称的黑漆古锈,“花钱”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这枚“花钱”的钱文,出自明朝初年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菜根谭》,原文:“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大意是我们与人相处要将自己的聪明藏在愚笨之中,不能太锋芒毕露,有时即使内心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出来,尽量以谦虚的态度来面对别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智若愚。
古人认为,藏巧于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藏巧于拙,抱朴守拙。做人笨拙一点,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人心。庄子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人生在世,宁可显得笨拙一点,也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也不可锋芒毕露。锋芒毕露易夭折,深谙藏锋露拙之道,才更容易在纷纭人世安然处之。有时候,“难得糊涂”会让人受用无穷。另外,我们做人不能清高孤傲,要学会如何在污浊的环境中生存并保持内心的高洁;学会进退与取舍。这样,才是我们在社会中立身安命的法宝。
第五枚:“五鸟叙伦”清代大“花钱”
这枚大“花钱”是我在5年前仅花100元淘到手的,直径6.8厘米,厚0.4厘米,正面篆书“五鸟叙伦”四字,字体深峻,笔道圆熟,背面刻5只雌雄凤鸟,立于水畔枝头,引颈朝阳,造型生动。“花钱”铜质精良,铸工考究,大气精美,中心圆孔,是一枚以伦理为主题的大型宫钱。
钱文中的“五鸟”,又称“五凤”或“五方神鸟”。“叙”,即叙说;“伦”,就是人伦,又叫“五伦”或“五常”,是指在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封建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为“五伦”。古人以五种鸟来比喻“五伦”:以凤凰比喻君臣之道,寓意“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仙鹤比喻父子之道,象征着父慈子孝的关系;以鸳鸯比喻夫妇之道,强调夫妻之间的和睦与忠诚;以鹤鸰比喻兄弟之道,象征着兄弟之间的和睦与支持;以黄莺比喻朋友之道,强调朋友间的信任与忠诚。据记载,唐朝以后就出现了一幅以伦理为主题的吉祥图,名为《五伦图》或《伦叙图》。无疑,这枚“花钱”传递的是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