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可期
作者:陈静
作为电商在本地化、即时性需求下的创新模式,即时零售规模持续增长。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已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占网络零售额的4.2%,预测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超过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约15%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当前电商增长趋缓,而即时零售规模增速保持20%以上。即时零售虽然前期需要较大投入,盈利周期较长,但一旦形成规模化,具有更好的客户粘性,份额更加稳定。即时零售区别于电商的是,平台通过配送网络的搭建与提效,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快”的需求,建立竞争壁垒,而复制难度较大。前置仓与传统零售的商业模式更相似,产品是竞争的关键,包括差异化供应链(自有品牌、选品)和供应链管理(品控、损耗),配送效率也会影响复购,未来竞争焦点转向“全品类扩张+下沉渗透”。平台型的美团闪购,前置仓叮咚买菜、朴朴超市逐渐实现盈利,行业即将进入“规模扩张+盈利兑现”双击阶段。

交银国际证券研报指出,近日美团、京东分别发布即时零售行业战略升级。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升级,有望带动行业品质升级,短期补贴对培养用户有利,但长期市占率的关键还是继续看好美团的长期增长潜力及盈利能力。京东即时零售进入外卖意在补足消费场景,以品质外卖以及佣金优惠为切入点在初期快速起量,秒送频道在京东体系的用户渗透率长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信证券预测,2027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万亿元,将主要来自于对线下零售的升级替代,即时零售在线下商品零售的渗透率达到3.8%,其中前置仓在即时零售大盘的占比有望提升至约40%,非生鲜食品、个护产品两品类的上游品牌商有望成为新质供给。

行业研判

申万宏源 关注电机磁材产业链

多家机器人企业宣布2025年内启动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量产将拉动电机需求。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一台机器人需要使用28个无框电机、34个空心杯电机。电机结构中包括定子和转子、机壳、轴承、端盖等部件,其中定子和转子是核心,永磁材料主要用于制造转子永磁体,占电机成本30%左右。电机和磁材企业合作研发有望成为主流。建议关注卧龙电驱、天和磁材、英思特、中科磁业、金力永磁、正海磁材、中科三环、宁波韵升等。

中信证券 反制关税提振农产品价格

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反制关税措施之下,农业种植产业链将受益。第一,本轮关税风暴再次凸显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种源自主可控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种业和粮食种植板块或将再受政策支持。第二,农产品价格或有提振,直接带来种业、种植公司业绩增长预期,农产品加工板块也将出现结构性机会。

西部证券 数字人民币或加快发展

中国深度参与的mBridge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或可成为SWIFT系统的有效替代。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mBridge可能迎来更快发展,未来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场景中深入应用,以mBridge形式的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或影响全球跨境结算体系,建议关注四方精创、宇信科技、新大陆、新国都、小商品城。

投资策略

长江证券 关注鸿蒙PC产业链投资机遇

华为开发者大会定档62022日召开,可以深度体验HarmonyOS最新版本的设计,鸿蒙PC版也可能亮相。余承东表示,鸿蒙有望成为全球前三大电脑操作系统。

随着搭载鸿蒙系统的PC产品推出,华为终端将全面进入鸿蒙时代;同时,鸿蒙有望凭借其跨平台协同的优势,切入桌面操作系统市场,并重构市场格局,惠及鸿蒙PC全产业链。建议关注:鸿蒙商业发行版相关厂商;基于鸿蒙系统发展自主品牌的厂商,重点关注鸿蒙PC硬件供应商,有望随鸿蒙PC落地迎来市占率提升。个股关注:华为PCODM合作伙伴华勤技术;鸿蒙生态芯片供应商芯海科技;开源鸿蒙核心参与者软通动力;以及零部件厂商隆扬电子、思泉新材、光大同创、春秋电子等。

中银证券 自主可控有望成新成长主线

政策发力及“抢出口”带动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走强。一季度GDP增速5.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消费端改善较亮眼。关税不确定性抑制商业活动及资产价格预期,因此短期内海外风险资产或有反弹,但空间及持续性或受到基本面预期走弱制约。

中国资产具备相对优势,短期内A股进入观察期。当前国内政策空间充足,给予基本面的支撑更强;横向及纵向比较下当前A股估值具有较强吸引力,弱美元趋势有望带来增量资金,可关注4月末政治局会议定调。较低估值和较有利基本面数据支撑市场不会出现较大下行风险。低估值和稳定盈利将成为市场风格主导,关税不确定性消化后有望重回成长风格,可重点关注自主可控产业链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