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行业迎来高光时刻
作者:陈静
2025年创新药行业迎来政策与资本双驱动:医保谈判新规豁免创新药集采,上半年近40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超2024年全年80%;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至CRO企业。
    

中国创新药正迎来全球高光时刻:2025年前5个月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额已超450亿美元,接近2024年全年。

渤海证券指出,创新药板块支持政策不断,关注商保创新药目录推出进程和半年报业绩超预期标的,建议关注管线兑现、业绩放量、商务合作等相关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遇。同时,第十一批集采开始填报,集采政策持续优化,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优化价差控制规则、实行低价声明、强化围标防范,建议关注业绩反转相关板块的投资机遇,如海外需求改善、订单逐步回暖的CXO板块,以及与科技相关的AI+板块。

光大证券分析认为,受到国内创新药BD(Business Development,即将药物的海外开发权益授权给国外药企)交易持续落地,叠加国产创新产品出海预期影响,年初至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靓丽,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国际化是中国制药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由之路,建议关注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诺诚健华等。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7月医保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今年首次新增的商保创新药目录,为创新药发展提供更充足的经济支撑。国产创新药有望在医保谈判和商保的支持下进一步实现销售放量。海外市场方面,国产创新药在ASCOADA等学术会议中临床数据优秀。随着国产创新药的临床数据和临床进度在全球竞争力越来越强,创新药出海趋势不断加强。建议关注具备高质量创新能力的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制药、和黄医药、泽璟制药、迪哲医药等。

行业研判

国金证券 电动汽车有结构性机会

汽车油电替代进入深水区,市场转向存量竞争,挖掘结构性机会是关键。下半年整体需求预计维持稳健,其中电车有望冲量至高点,差异化竞争细分赛道龙头仍是优选配置策略。推荐被价格战错杀、当前股价有较大上升空间的吉利汽车,关注比亚迪新技术、新车型周期落地。同时,新技术与新场景共振,电池开启第二增长极,复合铜箔作为颠覆性技术,历经多年技术研发,有望今年下半年产业化落地,推荐富临精工。

东方财富 建筑业将受益水电站建设

7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工程开工,年内建设有望加速。该水电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该项目开工后,民爆、水泥、掘进等多个细分行业需求确定性较高。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高争民爆、易普力、西藏天路、华新水泥等。

华西证券 虚拟资产牌照体系基本成型

中国香港、新加坡、欧美等地,正在通过设立牌照制度、引入创新机制和统一监管标准,将虚拟资产纳入金融体系。这使得持牌平台或服务商成为市场主流,牌照将成为估值的重要支撑因素。同时,RWA等真实资产上链成为监管重点。受益标的:牌照方面,中油资本、中银香港、中银证券、国泰海通;稳定币方面,宇信科技、中科金财、楚天龙、京北方。

投资策略

瑞银证券 短期小盘股跑赢市场

预计今年A股盈利可能逐季温和复苏,而估值或因贸易谈判及政策刺激力度而波动。

从历史上看,当A股市场成交量回升时,中证1000往往跑赢沪深300。这是因为个人投资者贡献了超过60%的成交额,而其资金总体流入小盘股。

此外,小盘股往往是市场走势的放大器。今年量化资金(包括指数增强基金)也对A股市场风格产生重要影响。诸多量化资金选择高估值的一篮子小盘股以增强潜在收益率。短期内小盘股跑赢市场的走势仍将持续,直到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一步进展、宏观政策刺激力度进一步提升、房地产和通胀等数据进一步好转,从而带动更多场外资金进入,该趋势可能变化。

中信证券 关注供给侧反内卷政策

中报舆情对产业类主题轮动影响较大,可关注有业绩支撑的低位主题补涨和供给侧反内卷政策催化题材股,建议聚焦消费电子、AI算力、航天卫星及产能化解等方向。

科技领域产品催化频出,市场注意力转向科技板块和相关主题。从主题环境来看,综合流动性指标、市场风格特征,以及市场情绪表现不错。从催化因素和时序上看:一方面,国内供给侧反内卷政策发力;另一方面,业绩确定性和低位板块胜率高。另外,下半年通常是国产科技行业的密集技术发布周期。

当前场内其实积聚着大量的冗余流动性,体现在红利、债券、微盘股不断上涨。从持仓出清的角度来看,新能源(锂电、光伏)领域里部分板块估值已经跌到合理区间,比如锂电设备、锂电池、光伏逆变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