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处在起步阶段
挂钟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计时工具之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时间的刻度,也成为家庭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挂钟往往摆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也因此成为重要的日常用品,精工细做的佳品不少。尤其在17─20世纪,德国作为20世纪初叶前挂钟的生产大国,其工艺和制造水平雄冠全球。
目前留存的老挂钟,只要保存完好,尤其是轮轴没有很大的磨损,那么其机芯稳定性就非常好,走时也很准。特别是德国制造的挂钟质量上乘,只要保养得好,历经百年运行而依然能准确计时也并不让人感到奇怪。事实上,现在的老挂钟已非简单的计时工具,更具有了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让人们在悦耳的“嘀嗒”声中怀念过去流逝的岁月。这种感觉是许多年轻人所难以企及的,因为他们更加珍爱手表和具有现代流行风格的新潮电子挂钟。特别是近20年来手机的大范围普及,更让计时功能融入其间,以至于单独的计时工具已成为一种摆设。
作为重量级艺术品的挂钟,其收藏历史并不长,国外的集藏也仅仅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而我国收藏界开始关注挂钟已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事了。随着电子钟表的逐步流行,机械类挂钟让出了墙上的位置,并被绝大多数人所抛弃,于是一些情有独钟者开始对老挂钟产生了兴趣,挂钟的集藏也渐渐兴起。但是直到现在,老挂钟的收藏者仍然不多,一些具有50年以上“钟龄”的挂钟,价格依然低廉,而且常常可以在旧货市场上窥其踪影。这些老挂钟内部机械构件基本完好如初,能够忠实地履行其计时职责,但交易的价格也就在300~800元之间。
收藏之道,无外乎真、精、奇、古,这些元素在老挂钟身上几乎都已具备,而其价格低廉和工艺精湛的特点,更为收藏者提供了极佳的艺术品收藏机会。随着当前清末民初家具的不断升值,作为有同等属性的老挂钟,其集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仍然被不少集藏界人士所忽视。
直到21世纪初,关注老挂钟收藏市场的投资者才渐渐增多,个别藏家开始小试牛刀介入,在旧货市场和集藏市场上购买老挂钟,其所瞄准的目标以1930年之前出品的挂钟为主,首选德国、瑞士、法国、俄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生产的老挂钟。恰恰是在这段时间,国内大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像上海等地的大城市出现了拆迁与改善住房条件的浪潮,很多家庭在搬迁过程中,因无法在新居安放或与现代装修风格不匹配,而纷纷将老旧的挂钟丢弃,引发了老挂钟市价的骤跌,货源也变得丰裕起来。这无疑是低价购买老挂钟的良机,一些祖传三代乃至四代的老挂钟,往往只要出个百来元就可以轻易获得,低廉的货源为这些藏家的收藏与投资奠定了低成本基础。
果然,随着2003年艺术品市场的热浪掀起,老挂钟尽管并非主流,但也随着家具类藏品价格走高而水涨船高,过去乏人问津的老挂钟开始受到一些集藏者的青睐。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老挂钟的价格上扬了5倍左右,一些“钟龄”超过百年的老挂钟成交价格已上扬到5000元上方,个别的精品更是出现了逾万元的拍卖价。如一台法国产木壳镏金挂钟,在2004年底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拍出41800元的成交价,高出了底价1倍。1995年12月,中国嘉德上拍一台新西兰产于1880年木壳镶鲍鱼贝老挂钟,最后以4000元的落槌价成交,而类似品种在2007年的市场价格已不低于3万元。此外,产于16世纪俄国的“伏·戈比尤”牌三塔大挂钟,在2008年市价已超过5万元。此钟为清廷早期古董级挂钟,属于流入民间的凤毛麟角,弥足珍贵,近10多年来的市价更是扶摇直上,其价格在短短的几年间已上涨了5倍,但求购者众。德国产的老挂钟更加引人注目,如18世纪德国产的“僧锚”牌特号天文挂钟(高1.5米),目前其市价已飙升至10万元上方。而生产于20世纪初的德国“亨达利”牌飞鹰下打铃白瓷盘挂钟,目前的市价也已经飞涨到1万元之上。
当然,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挂钟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产品,价格并不高,低的仅几百元,高的也只有一二千元,整体价格偏低的现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即使是20世纪初生产的老挂钟,有些价格也仅在500~2000元之间,如日本、美国和中国产的挂钟,价格就相对偏低。
投资和收藏有诀窍
一般来说,投资和收藏老挂钟有几个重要原则,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正常运转是必要条件。
挂钟能否正常走动,且走时准确与否非常关键。由于大多数老挂钟年代已久,内部构件的磨损现象非常普遍,构件一旦损坏严重就无法走时准确,如果连正常的运转都无法实现,那就应该规避。倘仅仅是转轴、链条等小部件的损坏,则可以通过修理恢复正常,不过修理必须由有经验的老技工手工操作。特别是更换零件需要格外用心,要找类似的老挂钟原配零件替换,否则用其他零件代替,其价值就会打折扣。另外,挂钟的鸣声也要重视,特别是那些下打铃挂钟,其发声装置损坏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人会采用替代品,但如此一来发出的声音就不同了,自然会影响到交易价格。
其次,对钟盘要细察。
钟盘是挂钟的主要视点,也是工艺最考究的地方,通常上面会镶嵌一些较好的材料。而时针与分针的工艺更加精细,常常会出现各种华丽的造型或花纹。但是一些老挂钟因保养不善,常见时针或分针因损坏而调换,也有钟盘被整个换掉的现象,这些调换过的老挂钟价值就低不少。因此收藏者在购买时需格外谨慎,要认真检查和对照原件图片,保证万无一失。
再次,重视外壳完好度。
绝大多数老挂钟都是木壳的,积年累月之后的磨损多多少少会出现,只要不是出现很大的裂缝或装饰件的缺损,对价格的影响就比较小。德国制造的挂钟板材都较厚,尤其是机芯齿轮与夹板厚实,具有较强的耐磨性。收藏者要注意回避那些经过修整的老挂钟。一般而言,修整过的老挂钟价值明显降低,而对于那些后加工或拼凑的挂钟,最好敬而远之。此外,木壳表面的镶嵌物是否完整或为原配物件,也需要仔细察看,这是保证外观价值的重要条件。
另外,挂钟的体型大小和生产年代的长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价格。那些大体型的挂钟因生产量较小,许多品种的存世量已屈指可数,价格高企也就顺理成章;如果“钟龄”更大,则几乎可以步入珍品级行列,体现出文物价值。
收藏老挂钟,品牌固然非常重要,但对收藏者和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一件藏品的质量与历史价值。有些品牌的挂钟虽然不是很出名,但它的工艺很好,年代也久远,就有了很好的收藏属性。
挂钟是科学发展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加之挂钟别致的外形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无疑造就了挂钟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也显示出很好的投资性。而且,老挂钟也可以成为装饰居室的实用品,让整间屋子显现出别具一格的古色古香韵味。这种既具有收藏性与投资性,又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藏品,在艺术品市场上并不多见,有缘遇见,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