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员白领女孩如何重启人生
作者:王力 鲁婕
近年来,“优化裁员”已成为许多职场人不得不面对的“黑色词汇”,不少打工人在猝不及防间,就猛然被推向了失业的境地。原有赛道突然关闭,新的方向却模糊不清,这种“悬空感”正成为不少失业者的共同隐痛。
    

“当领导突然把HR拉进部门微信群的时候,我就有不好的预感。”小小至今记得那个周五下午会议室的场景:包括她在内的几名同事沉 默地听完公司合并重组后“组织架构调整”的通知,而他们整个文案组 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裁撤名单之上。

“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了,那天午休我还在和同事讨论下午点哪家奶茶,没多久就接到通知,遭遇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裁员。”小小苦笑道,“真没想到刚过完30岁生日,我没有迎来所谓的人生新起点,而是直接跌入了失业的谷底。”

“优化”的“螺丝钉”

自本科毕业,小小就成为这家公司文案组的一员。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她从小在这座“慢节奏”城市长大,自认从来没什么大烦恼:生活上与父母同住有父母照顾,工作上从事着一份稳定却不忙碌的职业,社交上有从小到大积攒的朋友圈。在小小看来,原本自己的人生或许就会这样安稳度过,然而,会议室的那个下午,却让一切安稳成为“过去时”。

而更令小小与部门同事们无法接受的是公司“冷漠”的离职期限,以及极度敷衍的赔偿方案。她说:“通知是周五下的,规定我们在下周五前就必须完成所有交接工作与清退,根本不给多少缓冲时间;实际到手的补偿也仅比基本工资多出一个月,完全没按‘N+1’的标准来。现在我们还在和公司协商,但对于协商结果,我不抱乐观态度。”

即便有诸多不满,生活还是要继续。仅调整了一周时间,小小就开始投递简历,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她还付费邀请职业顾问优化了自己的简历与作品集。然而,现实又很快浇灭了她的热情。由于裁员发生在暑假前,小小的求职期正好撞上毕业季,许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应届生。此外,年龄也成了一道无形的“门槛”,不少企业的岗位要求年龄在28或25岁以下,偶尔获得的面试机会,也总在HR那句“是否有新媒体爆款经验”中戛然而止。某次面试后,她无意间听到HR感叹:“30岁还做基础文案,要么就是能力有问题,要么就是没上进心。”

“我承认我没有突出的才能,也没有出类拔萃的成就,同样没有很强的技术背书或非我不可的价值。”小小说,“在两个月都未找到工作后,我陷入了极大的自我怀疑与迷茫。虽然父母都安慰我,说有他们在不用急,慢慢找就好,但现在整个就业形势让我不由自主地陷入恐慌,担心我是不是就会这样一直碌碌无为下去。”

迁徙的诱惑与恐惧

当成都的就业机会逐渐变得渺茫,朋友们建议小小将目光放远,不妨前往一线城市寻求机会。“深圳科技公司多,肯定需要文案支持”“上海品牌多缺文案”“大不了先去,骑驴找马总比原地等强”。根据他们的提议,小小浏览了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岗位情况,虽然对比之下数量确实可观,但仔细了解后,新的忧虑又浮出水面。

首先,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高。据小小查到的信息,要是去上海找工作,每月开支至少要4000元。而在深圳打工人之间,更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深圳赚钱深圳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别说找到工作后能不能负担这些开销,万一最后还是一无所获,岂不是白折腾一场?”小小颇感纠结地说,“况且我家也不算条件优渥,母亲已经退休了,每月退休金只有3800多元;我父亲虽然还在职,但月薪不高,每月税后6500元左右,而且再过两三年他也要退休了。我原本每月到手也就5500元,存款也不多,压岁钱加自己攒的积蓄大概只有30万元,所以我没有很多可以在外‘浪’的本钱。”

其次,自身的“硬”条件弱。小小坦言,虽然成都不算小城市,但与一线城市相比,自己在认知、能力和专业性上,多少可能存在差距。而且自己已经30岁,她没有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底气与信心。

而令小小担忧的第三点,则是归属感。她说:“我毕竟从小成长在成都,也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虽然我已经30岁了,但我真的很担心一个人去异乡打拼,我会有多孤独、多无助、多没有方向感。”

用爱好谋生,是退路还是险路?

前往异地谋生的未知与恐惧,令小小萌生了另一个念头:自几年前起,小小就利用业余时间,在某平台上担任“手作娘”,为自己添点“零花钱”,但如今,小小开始认真思考——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不干脆把这项副业升级为主业?

这一选择的优势显而易见:时间上较为自由,可以遵循小小自己的节奏;又能够“居家办公”,足不出户就可赚到工资;一日三餐也能在家解决,省钱又省事;况且手作也是小小的爱好,比坐班打工多了份趣味。

然而,这一选择的风险也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是订单量的不确定性。小小的这份副业可以算作“二次元”产业的分支,如今“二次元”发展迅速,小小的订单量也较为喜人。“之前就算只是作为副业,我每个月也能靠它赚800元左右,”小小介绍道,“但如果将它作为正职,那么订单量就很重要了。如果大家对‘二次元’的热情下滑,或连续遇上订单量惨淡的情况,收入就会非常不稳定。”

此外,社保也是小小的忧虑所在。如果将副业“转正”,那么小小就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需要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保,这对于收入不确定的小小来说,无疑又是一笔倍感压力的开支。

仍在不断修改简历的小小想知道:继续留在成都寻找工作、前往异地探索更多机会、将副业升级为主业,到底哪一个才是她的最优解?还是其实还有其他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