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医药板块
作者:陈静
近期,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初步确定55个品种纳入本次集采报量范围。
    

9月12日,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组织召开“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规则二次征求意见座谈会”,与会企业围绕征求意见稿的申报企业资质要求、医药机构报量、最高有效申报价确定、竞价入围规则、价差控制方式以及配套政策等展开讨论。随着第十一批药品集采规则第二次征求意见结束,预计不久将正式发布第十一批集采文件,后续工作进展将较快。倍特药业、科伦药业、复星医药、石家庄四药、正大天晴、福安药业、石药集团、齐鲁制药、新和成等公司的过评品种数大于等于10种。

东莞证券分析认为,近期医药生物板块持续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受美国降息以及中美关系缓和利好影响,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持续走强,目前进入业绩真空期,后续建议关注创新药等有BD预期催化板块的投资机会,同时关注医疗设备中的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以及创新药板块的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华东医药等。

东海证券研报指出,本次集采新增2条品种遴选规则。一是2024年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的品种不纳入集采,涉及林可霉素注射剂等24个品种。二是协议期内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新进入医保目录首年的竞价药品不纳入集采,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口服液体剂以及复方氨基酸注射剂、二甲双胍恩格列净口服常释剂型等3个品种的部分品规不纳入集采。

另外,国家医保局提出“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四大原则,成为此次集采关键词。本次集采聚焦临床成熟老药,有望保护医药产业的创新积极性,同时建议关注CXO、器械设备、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行业研判

天风证券 高端铜箔国产替代加速

铜箔是PCB(印制电路板)关键原料,高端品包括RTF、HVLP(极低轮廓铜箔)、载体铜箔(可剥离铜箔)。AI发展促进高端PCB铜箔需求和产品迭代,国产商有望分享产业增长蛋糕。HVLP铜箔市场当前以日本(三井、古河)、韩国(索路思)企业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目前,HVLP出货量月度环比提升。德福科技拟收购卢森堡铜箔,进军PCB高端铜箔领域,建议关注。

国盛证券 新能源企业迎发展新机

《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明确就近消纳项目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2030年起新增项目比例不低于35%。新能源运营商有望迎来反转,建议关注新天绿色能源、龙源电力、中闽能源、吉电股份等。

华安证券 模拟芯片国产替代趋势加强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模拟芯片后续交易将同时围绕海外巨头涨价背景下国产厂商的份额提升,及大国博弈背景下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反制,双重强化国产替代趋势。模拟芯片领域重点推荐思瑞浦,其他模拟芯片相关公司包括圣邦股份、纳芯微、艾为电子、杰华特、希荻微、必易微、南芯科技等。

投资策略

中金公司A股具备较强韧性

8月底以来A股成交量快速放大,意味着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提升,阶段获利了结压力增加,指数短期面临的波动风险加大。从近期表现来看,A股虽未延续今年7-8月的强势表现,但也未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显现出较强韧性。后市关注“十五五”等中长期规划方向,制度红利有望助力中国资产延续回稳向好态势。

从全球看,2025年4月美国政府实施对等关税后,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出与传统理论相悖的现象:作为加征关税国,美元汇率不升反贬,而中国资产和人民币彰显出相对韧性。美元的反常疲弱牵动全球资产定价逻辑的转变:美元和美债等传统避险资产属性受到冲击,美股则在科技产业支撑下快速修复;中国资产显现出相对韧性。

中信证券 关注L2智驾国标落地

9月17日,工信部网站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L2智驾强制标准落地获得推进。预计L2智驾准入难度或将大幅提升。智驾安全性相关的硬件、汽车检测机构和头部智驾玩家受益。

L2智驾强制性国标拟于202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未来,车企申报“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即熟知的“高速NOA”“城市NOA”时,需要在对应类型的道路通过数十项场地测试才可申报,否则不可声称具备L2功能。

L2级别辅助驾驶本质是“辅助”,强制标准落地将大幅提升L2智驾功能的安全性,智驾安全性的硬件赛道将迎来加速发展,同时汽车检测机构相关业务增量明确,头部智驾供应商和主机厂由于具备更强的技术能力和场景积淀,有望获得优势。